咨询电话:027-88010025   
最新资讯

附件3: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24年普通专升本各科目考试大纲

102
发表时间:2024-04-28 09:20

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
《大学英语》考试要求

本考试的目的是选拔部分高职高专毕业生升入普通本科高校继续进行相关专业本科阶段的学习,考查考生的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以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既测试考生的语言基础,也测试考生的语言技能。

一、考试科目:《大学英语》

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三、考试时长:120分钟

四、试卷分值:满分100分

五、题型范围:无选择题,无判断题,其他题型不限

六、基本要求

以《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为主要依据,适当参考《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结合教学实际,注重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24年普通专升本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管理学》

二、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无选择题,无判断题,其他题型不限。

五、考试的基本要求

《管理学》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是以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主要考查考生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方法的掌握与应用能力。测试考生在掌握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方面是否具有本科学习的能力。

六、考试范围

第一章 管理导论

(一)考试范围

理解组织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掌握管理的内涵、本质与基本原理;掌握企业经济活动的三个环节,以及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背景。

(二)考试内容

组织的概念、特征以及企业的特征

管理的概念、基本特征与管理工作的内容

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一)考试范围

掌握泰勒科学管理、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科层组织研究等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

(二)考试内容

1、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2、法约尔一般管理的主要内容

3、韦伯科层组织研究主要内容

第三章 决策与决策过程

(一) 考试范围

理解和掌握决策的概念、决策的分类和特征、决策过程与影响决策的因素。

(二)考试内容

1、决策的概念和要素

2、决策的功能与任务

3、决策的类型与特征

4、决策过程模型

5、影响决策的因素

第四章 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

(一) 考试范围

理解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掌握和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

(二)考试内容

1、宏观环境包含的要素

2、微观环境包含的要素

3、组织内部环境包含的要素

4、PEST分析法

5、波特五力模型

6、SWOT分析法

第五章 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一)考试范围

理解与掌握计划的本质与特征,计划的类型与作用、编制计划的过程,以及目标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二)考试内容

1、计划的本质与特征

2、计划的类型与作用

3、计划编制的过程与方法

4、目标管理

第六章 组织设计

(一)考试范围

认识和理解组织设计的主要任务和影响因素,更好理解组织结构的选择及组织力量的整合。

(二)考试内容

1、组织设计的任务

2、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3、组织设计的原则

4、组织结构的含义以及两种组织的特点

第七章 人员配备

(一)考试范围

理解人员配备的任务、工作内容,掌握人员配备的原则。掌握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的优缺点、人员选聘的标准。理解人事考评的功能和要素、人员培训的功能和任务。

(二)考试内容

1、人员配备的原则

2、内外部招聘的优缺点

3、人员选聘的标准

第八章 组织文化

(一)考试范围

了解组织文化研究的缘起,掌握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组织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二)考试内容

1、组织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2、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

3、组织文化的构成

4、组织文化的功能

第九章 领导的一般理论

(一)考试范围

理解领导与管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掌握领导权力的来源、领导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

(二)考试内容

1、领导与管理

2、领导权力的来源

3、领导特质理论

4、领导行为理论

5、领导权变理论

第十章 激励

(一)考试范围

理解与掌握激励的实质和激励理论,以便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激励。

(二)考试内容

1、人性假设

2、激励及激励机理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4、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十一章 沟通

(一)考试范围

理解与掌握沟通及其沟通功能,正确认识沟通障碍和管理冲突。

(二)考试内容

1、沟通及其功能

2、沟通过程

3、沟通类型与渠道

4、沟通障碍及其克服

5、冲突的概念及特征

第十二章 控制的类型与过程

(一)考试范围

理解控制的内涵、原则、类型与控制过程

(二)考试内容

1、控制的内涵

2、控制的原则

3、控制的类型

4、控制的过程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24年普通专升本

《基础会计》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基础会计》

二、考试方式: 笔试、闭卷

三、考试时间: 90分钟

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无选择题,无判断题,其他题型不限。

五、考试的基本要求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也是会计学各分支的基础,它阐明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要求考生对会计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和认识,包括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基本理论的内容、含义、基本观点等;全面掌握会计方法的内容,特别是熟悉地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尤其是注重借贷记账法的应用;要求考生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相关理论知识。

六、考试范围

(一)总论

1.会计的概念及特点

2.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3.会计核算方法

(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会计对象

2.会计要素

3.会计等式

(三)会计核算基础

1.会计假设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

3.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4.会计处理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四)账户与复式记账

1.账户与科目

2.复式记账法原理

3.借贷记账法原理

4.账户分类

5.会计分录

(五)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1.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

2.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3.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4.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5.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6.财务成果形成及分配业务的核算

(六)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的概念和分类

2.原始凭证

3.记账凭证

4.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七)会计账簿

1.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2.会计账簿的启用与登记规则

3.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

4.错账的更正方法

5.对账与结账

6.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八)财产清查

1.财产清查的概述

2.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

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九)财务会计报告

1.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2.资产负债表

3.利润表

4.现金流量表

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6.会计报表附注

(十)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1.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

2.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3.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4.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24年普通专升本

《基础护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基础护理学》

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无选择题,无判断题,其他题型不限。

五、考试的基本要求

   
《基础护理学》是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学课程的基础,是护理学专业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修前期课程,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主要考察学生掌握基础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将所学的《基础护理学》知识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并能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分析、解决基础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六、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了解《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地位,熟悉《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目的。掌握护理学的概念,明确《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基本任务,运用反思学习法。


   

第二章   环境

正确理解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环境的分类,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医院环境的特点。掌握医院物理环境调控与社会环境的调控。


第三章   预防和控制

了解医院感染的分类,医疗用品的危险性分类,医院日常清洁、消毒及灭菌工作和效果监测,供应室的布局。熟悉医院日常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隔离区域的划分与要求,隔离的种类和措施。掌握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无菌物品、无菌区、非无菌区、隔离的概念,物理消毒灭菌的种类、方法,化学消毒的类型、使用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无菌技术操作基本原则,七步洗手法、无菌技术操作方法、口罩、帽子的使用及穿、脱隔离衣。


第四章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了解病人床单位所包含的固定设备,熟悉病人入院护理和出院护理的目的,病人的入院程序。熟悉病人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病人出院护理。掌握分级护理的适用对象及护理内容,为新病人、暂时离院病人、麻醉手术后病人或长期卧床病人准备床单位,掌握轮椅和平车运送病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安全搬运病人,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减轻护士工作中力的付出,增进病人舒适。


第五章   病人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

了解影响病人安全因素,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种保护具和辅助器具,熟悉操作中注意事项,正确识别住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职业暴露的有害因素,采取标准预防措施,正确处理锐器伤,掌握化疗药物暴露后的正确处理措施。


第六章   患者的清洁卫生

了解晨晚间护理的目的及内容。掌握特殊口腔护理、头发护理、皮肤护理、及会阴部护理的目的和操作注意事项,掌握压疮的定义,正确说明压疮的发生原因、危险因素、易发部位,掌握压疮的预防措施,正确比较压疮各期的临床表现、掌握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第七章 休息与活动

了解睡眠的生理需要,睡眠的评估,休息的条件。熟悉影响睡眠的因素,睡眠障碍类型,活动受限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患者活动评估。掌握睡眠生理周期、促进睡眠及改善活动的护理措施。


第八章   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了解医疗和护理文件的记录意义。熟悉医疗和护理文件的管理,护理病历的书写,医嘱的种类。掌握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的原则,体温单绘制方法,医嘱单的处理及注意事项,准确书写出入量记录单及特别护理记录单。


第九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了解正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生理变化;氧气装置的结构和作用。熟悉发热过程及临床表现;速脉、缓脉、间歇脉、绌脉的概念;呼吸增快/缓慢、潮式/间断呼吸/深度呼吸、呼吸困难、鼾声/蝉鸣样呼吸的概念;高血压、临界高血压、低血压的概念;氧疗的适应证、缺氧的类型和程度,氧气量、可供时间及给氧浓度的计算。掌握体温的正常范围、测量方法及记录,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的定义,发热程度的判断,高热患者的护理措施;脉搏的正常范围、测量及记录方法;呼吸的正常范围、测量及记录方法;血压的正常范围及生理性变化、测量及记录方法;吸痰方法及注意事项,鼻导管给氧方法用注意事项,氧疗监护内容。


第十章   冷、热疗法

了解冷、热疗法的生理效应、继发效应概念。熟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掌握冷、热疗法的目的,冷、热疗法的禁忌,冰袋、冰帽、冷湿敷、酒精擦浴、热水袋、烤灯、热湿敷及热水坐浴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   饮食与营养

了解饮食与营养和健康、疾病痊愈的关系,要素饮食,胃肠外营养。熟悉营养素的功能,影响饮食与营养的因素,营养评估的方法。掌握医院饮食的种类、适用范围及方法;鼻饲法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及要点。


第十二章   排泄

了解与排尿、排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熟悉影响排尿、排便的因素;尿液、粪便评估的主要内容。掌握多尿、少尿、无尿、膀胱刺激征、尿潴留、尿失禁、导尿术、便秘、腹泻、排便失禁等概念;导尿术、导尿管留置术、膀胱冲洗法、大量不保留灌肠法、保留灌肠法、肛管排气法等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第十三章   给药

了解药物的种类和领取;超声雾化吸入器、氧气雾化吸入器的结构及作用原理;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理。熟悉药物的保管,给药途径,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医院常用给药的外文缩写与中文译意;碘过敏试验方法及判断。掌握给药的原则和健康教育的内容,注射的原则,各种注射法的定义、常用部位、定位方法及操作方法,青霉素过敏试验液的配制、注入剂量和试验结果的判断,青霉素过敏休克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措施;链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的配制、注入剂量和试验结果的判断,脱敏注射法;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了解常用静脉输液法、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输液泵的应用,静脉输血的适应证及禁忌证,自体输血和成分输血。熟悉静脉输液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血液制品的种类,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掌握常用的输液部位;周围静脉输液操作方法,输液速度及时间的计算,常见输液的故障及排除方法,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静脉输血的目的、原则及方法;常见的输血反应及护理。


第十五章   标本采集

了解标本采集的意义。熟悉痰标本、咽拭子标本、血液标本、尿标本、粪标本采集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掌握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血液标本、尿标本、粪便标本、咽拭子标本的采集方法、注意事项,尿标本常用防腐剂的种类、作用及用法。


第十六章   疼痛病人的护理

了解影响疼痛的因素,疼痛的原因及对个体的影响,WHO的疼痛分级内容。疼痛的双重含义,疼痛阈及疼痛的耐受力;熟悉常用镇痛药物和常见给药途径,WHO三阶梯镇痛疗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掌握疼痛的评估内容和方法,有效控制疼痛的护理措施。


第十七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管理

了解病情观察的意义、护士应具备的素质。熟悉病情观察的方法,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管理,心脏停搏的原因,常用洗胃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病情观察的内容、危重患者的护理要点;心脏骤停的判断、心肺复苏操作、心肺复苏有效指征;洗胃的目的、各种药物中毒灌洗溶液的选择及禁忌药物,人工呼吸器使用操作法。


第十八章   临终护理

了解临终关怀的发展,临终关怀的理念及组织形式。熟悉临终关怀、濒死的概念,死亡过程各期的表现和特点,临终患者家属的生理及心理护理。掌握脑死亡的诊断标准,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及护理,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尸体护理。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24年普通专升本

《系统解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系统解剖学》

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

(一)试卷总分数:100分

(二)考试题型:无选择题,无判断题,其他题型不限。

五、考试目的:系统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形态学范畴,是医学科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按功能系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之间的联系,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只有在掌握了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否则就不能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区别生理与病理状态,更不能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考试目标分为以下三个由高到低的层次(掌握、理解、了解):

1.掌握

(1)包括系统解剖学大纲中规定的各章节中的基本概念、定义、术语。

(2)各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和毗邻。

(3)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分部。

(4)各器官的功能。

2.理解

(1)理解系统内各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功能的相同与不同。

(2)理解系统内各器官的正常与异常。

3.了解

(1)了解各系统相关进展,各器官的边缘知识。

(2)了解各系统、各器官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进化知识。

六、考试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篇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学

考核内容:

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各类骨的一般形态和特征。

考核要求:

了解骨的概念,骨的表面形态,中轴骨骼的组成,特殊肋骨的特征、上肢骨和下肢骨常见的变异和畸形,

理解骨的发生和发育及骨的可塑性,颅盖内、外面的形态结构,其它颅骨形态和分部,颅的侧面观,颅骨形态和分部,新生儿颅骨的生后变化,其它手骨的名称及各骨的形态结构,跖骨、趾骨的位置、基本形态结构。

3、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及胸骨角的特征和意义。肋骨的一般形态结构。躯干骨的组成,颅骨的组成、功能和分部,脑颅骨的组成、名称和位置,面颅骨组成、名称和位置,下颌骨形态结构,眶、骨性鼻腔的位置、形态和结构,鼻旁窦位置及开口部位。颅底内面观和颅底外面观的基本形态结构(孔、管、沟、裂)。新生儿颅骨特征。上肢骨组成、排列和配布。上肢带骨的组成;各上肢带骨的形态、位置及主要结构。肱骨、尺骨、桡骨的形态、位置和主要结构。腕骨的名称及排列顺序,下肢骨的组成、分部、排列和功能。下肢带骨的组成,髋骨的形态、位置及主要的结构。股骨、胫骨、腓骨、髌骨的位置和形态结构。跗骨的名称及排列位置。

第二章   关节学

考核内容:

关节学总论,骨连结的概念及分类,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考核要求:

1、了解纤维连结的形式,软骨和骨性连结的三种形式。寰椎与枕骨及枢椎的关节。上肢带骨连结的诸形式、结构和功能特点。

2、理解滑膜关节的运动和分类。脊柱各面观的形态。根据其形态结构特征,理解其运动特点。肋与脊柱及胸骨的连结,骨性胸廓的外形、性别差异及年龄变化。腕横关节、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的组成和形态结构。耻骨联合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意义,骨盆性差,跗骨间关节、跗趾关节、跖趾关节、趾间关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足弓的组成和功能意义。

3、掌握骨连结的概念及分类,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脊柱的组成和功能,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及临床意义;前、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的位置和功能。关节突关节的基本结构及其在脊柱各部的特征,脊柱的正常弯曲,骨性胸廓的组成和功能。胸廓上口、下口的形态和组成,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及运动。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及特点。前臂骨间连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骶髂关节的形态结构及髋骨与脊柱之间的连结结构,骨盆的构成、形态及其功能, 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踝关节)组成,基本结构及辅助结构和功能。胫腓骨间连结形式和功能。

第三章   肌学

考核内容:

骨骼肌的形态和构造,起止和作用。

考核要求:

1、了解重力在肌运动中的作用。躯干肌的分部和分层情况。背部筋膜的位置和分布。颈部筋膜和颈部分区。腹部的筋膜。表情肌分布特点及其功能意义。上肢和下肢筋膜及局部记载,腕部和手部肌腱鞘,下肢的筋膜及肌腱鞘,上肢和下肢局部记载及诸结构的境界构成及内容。

2、理解肌的命名,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肩胛提肌、菱形肌、夹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膈的薄弱点的位置和意义。腹直肌鞘和腹股沟管等结构的组成及结构特点。后群肌的位置、组成和作用。翼内肌、翼外肌的位置。手肌的分群(外侧群、内侧群、中间群)、位置及功能。足肌和足底肌的分群、位置和作用。

3、掌握肌的辅助装置。斜方肌、背阔肌的位置、外形和起止及主要功能。竖脊肌的位置、形态和主要功能。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起止点和作用。膈的位置、形态、运动,膈的三个裂孔的位置和通行结构。腹前外侧肌群的位置、分层。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模肌的位置、形态特点,起止点及作用。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颊肌的位置、形态和作用。咬肌、颞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上肢肌的分部、分群、分层和排列概况。上肢带肌配布、名称、分群及各群肌的主要作用。三角肌、大圆肌位置、起止和作用。臂肌的分群、名称、层次及功能。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前臂肌的分群、分层、名称、排列和作用。下肢肌的分部、分群、分层和排列概况。髋肌的分群、分层、各肌名称及功能。大腿前、后、内三群肌的位置、各肌名称、排列层次和功能。小腿前、后、内三群肌的位置、各肌名称、排列层次和功能。

第二篇   内脏学

第一章   总论

考核内容:

内脏的概念,内脏的范围及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内脏各系统之间,以及与身体其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内脏的一般形态和构造。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考核要求:

1、了解内脏的概念,内脏的范围及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内脏各系统之间,以及与身体其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

2、理解内脏的一般形态和构造。

3、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第二章   消化系统

考核内容: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考核要求:

1、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了解舌肌的一般分布和功能。了解咽壁的构造。了解胃的X线像。

2、理解乳牙和恒牙的牙式。食管壁的构造。Meckel憩室的位置及意义。肝的主要功能、体表投影和肝段的概念。直肠与肛管的分界。胰的功能。

3、掌握口腔的分部及其界限。活体口腔所见结构(牙、牙龈、舌、舌系带、舌下肉阜、咽峡、腭垂、腭扁桃体)。牙的形态和构造。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口腔腺(腮腺、下颔下腺和舌下腺)的位置、形态及腺管的开口部位。咽的位置、分部(鼻咽、口咽和喉咽)以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和通路,各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食管的位置、分部及狭窄部位。胃的形态和分部、位置及胃壁的构造。小肠的分部,掌握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及各部的构造,空肠、回肠的位置、形态及肠壁的构造。大肠的分部及形态学上的特点,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形态结构及阑尾根部体表投影,直肠的弯曲和横襞,肛管的形态和肛门括约肌。肝的形态和位置。胆囊的形态、位置、功能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输胆管道组成,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开口部位及胆汁的排除途径。胰的形态、位置。

第三章   呼吸系统

考核内容: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考核要求:

1、了解呼吸系统组成和功能。活体喉口和声门的形态变化。

2、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喉的软骨连结及喉肌的位置和作用。肺内支气管和肺段的概念。胸膜及肺的体表投影。纵隔的概念,纵隔的区分及其组成器官。

3、掌握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喉的位置,主要体表标志及年龄变化,喉的软骨。喉腔的形态结构。气管的位置和构造特点。左、右主支气管形态差别和临床意义。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分部及肋膈窦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第四章   泌尿系统

考核内容: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考核要求:

1、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膀胱的年龄变化和膀胱壁的构造。

2、理解肾段的概念和肾的体表投影以及肾的异常。

3、掌握肾的形态、位置和肾的肉眼可见结构,肾的被膜及肾的固定装置。输尿管的形态位置及分部(分段),在盆部的主要毗邻(特别是女性)。输尿管狭窄及临床意义。膀胱的形态和位置。膀胱三角的位置及临床意义。膀胱及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部位。

第五章   男性生殖系统

考核内容:

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考核要求:

1、了解尿道球腺的位置及腺管的开口。。

2、理解附睾的结构及功能。前列腺的年龄变化。了解阴囊的形态、构造及机能。了解海绵体构造,阴茎皮肤的特点。

3、掌握男性生殖器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和功能。睾丸及附睾的形态与位置,睾丸和。输精管的形态特征、分部及行径,射精管的合成及开口。前列腺的形态分叶、被膜、位置及主要毗邻。精索的组成、位置及分部。阴茎的分部及构成。男性尿道分部,各部形态结构特点,三个狭窄、三个扩大和两个弯曲。

第六章   女性生殖系统

考核内容: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考核要求:

1、了解女性生殖器的功能,会阴的界限和区分,狭义会阴的概念。会阴筋膜层次、名称。肛提肌和尾骨肌的形态、位置和作用,肛门外括约肌的分部,各部的起止、作用。尿生殖三角区肌、名称、位置和主要作用。盆膈、尿生殖和坐骨肛门窝的概念

2、理解卵巢的构造及年龄变化。子宫壁的构造和子宫的年龄变化。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

3、掌握女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卵巢的形态、位置及固定装。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阴道的形态、位置及阴道弯的组成与毗邻。女性乳房的形态和构造特点。

第七章   腹膜

考核内容:

腹膜被覆脏器的不同情况,腹膜、腹膜壁层和脏层、腹膜腔的概念及功能。大网膜的位置,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网膜囊和网膜孔的位置。直肠膀胱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

考核要求:

1、了解腹膜被覆脏器的不同情况。韧带的构成。

2、理解大网膜的构成和功能。各系膜的名称、位置和附着。十二指肠悬肌及肝、胃的韧带名称和位置。

3、掌握腹膜、腹膜壁层和脏层、腹膜腔的概念及功能。大网膜的位置,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网膜囊和网膜孔的位置。直肠膀胱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

第三篇   脉管系统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

考核内容:

心血管的组成,体循环、肺循环的概念。心脏的位置、外形,心脏各腔形态结构,房间隔与室间隔的形态结构,心传导系组成。重要动脉的起止、行程及分支。重要静脉的起始、行径及属支。肝门静脉系的结构特点及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吻合部位、交通途径及临床意义。

考核要求:

1、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义。血管变异和异常。几种特殊静脉(硬脑膜窦、板障静脉)的特点。

2、理解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的常见部位。心壁的构造(心外膜、心肌层、心内膜、结缔组织支架)。大、中、小静脉的行径、注入。冠状血管的吻合及心的神经。心的体表投影。支气管动脉和食管动脉行径。膈下动脉和腰动脉及骶正中动脉。足底内、外侧动脉、足底弓及腓动脉。动脉体表投影及压迫止血点。翼静脉丛的位置。颈外静脉的临床意义。上肢其它深静脉。下腔静脉的主要属支及收纳范围。髂内、外静脉主要属支的名称。盆腔内的主要静脉丛的名称、位置。了解股静脉的主要属支。

3、掌握脉管系统组成、功能及其与其它器官系统的相互关系。心血管的组成,体循环、肺循环的概念。心:心脏的位置、外形,心脏各腔形态结构,房间隔与室间隔的形态结构,心传导系组成(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左右束支、Purkinje纤维网位置和功能。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径、重要分支(前室间支、旋支、后室间支、窦房结支和房室结支)及三大主干(前室间支、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分布区域,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心包的构成。心的体表投影。肺循环的动脉,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的行程,动脉韧带的位置。体循环的动脉,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及其分部。升主动脉,主动脉的起止、位置和分支(左右冠状动脉)。主动脉弓,主动脉弓的起止、位置和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掌握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行径,颈动脉窦和颈动脉球的形态位置与功能概况。颈外动脉主要分支的行径和分布,颈内动脉在颈部的行径。锁骨下动脉及上肢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起止、行程和主要分支分布。胸主动脉,胸主动脉的起止和行程,肋间后动脉的行径和分布。腹主动脉,腹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及分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以及它们的分支、行程和分布。肾上腺动脉、肾动脉、精索内动脉(或卵巢动脉)。髂总动脉及髂内动脉,髂总动脉起止和行程。子宫动脉及子宫动脉与输尿管关系的临床意义。直肠及肛管的动脉供应。膀胱上、下动脉,闭孔动脉,臀上、下动脉,阴部内动脉的行程及分布概况。髂外动脉及下支动脉,髂外动脉(腹壁下动脉)、股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布。静脉系的组成及静脉的结构特点。肺循环的静脉,肺静脉。左、右肺静脉的行程。体循环的静脉,上腔静脉系,上腔静脉的组成、起止、行径。头臂静脉的组成和行径。颈内静脉的起止、行径和主要属支(颅外属支、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的起止、行径以及颈外浅静脉和行径。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的行径及注入部位。下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的组成起止行径。髂总静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的起止、行径。肾静脉和睾丸(卵巢)静脉的行径。大隐静脉的起始、行径、注入部位及其属支。小隐静脉的起始、行径和注入部位。肝门静脉组成、形态、行径、分支和属支。肝门静脉系的结构特点及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吻合部位、交通途径及临床意义。

第二章   淋巴系统

考核内容:

淋巴系的组成、各部的结构和配布特点。胸导管的起始、行径、注入及其收集范围。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注入及收集范围。淋巴干的名称。淋巴器官的组成。局部淋巴结的概念。颈淋巴干、锁骨下淋巴干、支气管纵隔淋巴干、腰淋巴干和肠淋巴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腋窝淋巴结、支气管肺门淋巴结、腹腔淋巴结群、髂内淋巴结、腹股沟浅、深淋巴结、腘淋巴结的位置、分布和收集范围。脾的位置、形态。

考核要求:

1、了解输入淋巴管、输出淋巴管概念。淋巴回流的因素及淋巴侧支循环。脾的功能概念。其他腹部淋巴结群的名称、位置、收集范围。

2、理解胸腺位置、形态及功能。头颈部其他淋巴结群的位置。上肢其他淋巴结群的位置。胸壁和胸腔内的各主要淋巴结群的位置。腰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范围。腘淋巴结的分布、位置和收集范围。乳房、子宫、肺、食管、胃、直肠等器官的淋巴回流。

3、掌握淋巴系的组成、各部的结构和配布特点。胸导管的起始、行径、注入及其收集范围。右淋巴导管的组成、形态、注入及收集范围。淋巴干的名称。掌握淋巴器官的组成。局部淋巴结的概念。下颌下、颏下、颈浅、咽后和颈深淋巴结群的分布部位。颈淋巴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腋窝淋巴结分群,各群的分布、部位和收集范围。锁骨下淋巴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支气管肺门淋巴结位置和收集范围。支气管纵隔淋巴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腹腔淋巴结群的位置、分布、收集范围。腰淋巴干和肠淋巴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髂内淋巴结的位置、分布和收集范围。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分布、位置、收集范围,腘淋巴结的分布、位置和收集范围。胸导管的形态、结构、起始、行径、注入及其收集的范围。掌握脾的位置、形态。

第四篇   感觉器

考核内容:

视器、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各部的作用。

考核要求:

1、了解感觉器、感受器的概念和功能,感受器的分类。视器的组成。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各部的作用。

2、理解眼球的外形、组成。眼副器的组成和功能。眼睑的形态和构造。眶脂体眼球筋膜。眼的血管(眼动脉和眼上、下静脉)和神经。外耳的组成。中耳的组成和位置。听小骨的名称、连结、位置和作用。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位置、作用及神经支配。内耳的组成和位置。声波的传导途径。内耳道的位置。

3、掌握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视网膜视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视网膜的分部。眼前房、后房、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形态、位置。掌握结膜的分部、形态结构。泪器(泪腺和泪道)的组成和形态、位置、开口。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肉名称、位置和作用。房水的循环。外耳道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婴幼儿外耳道的特点。鼓室位置、形态(六个壁的名称及主要结构)和交通。鼓膜的形态、分部和位置。骨迷路的分部和各部的形态。膜迷路的分部,各部的形态及功能。

第五篇   神经系统

第一章   总   论

考核内容:

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组成及在机体内的作用和地位。

考核要求:

1、了解神经系统组成及在机体内的作用和地位

2、理解神经元的基本构成(胞体、突起——树突轴突)。神经元的分类。

3、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灰质、皮质、神经核、白质、髓质、纤维束、神经节、神经的概念。

第二章   周围神经系统

考核内容:

周围神经系统的构成、分部。

考核要求:

1、了解周围神经系统的构成、分部。脊神经的分支分布的概况。颈丛的深支的分布。脑神经与脊神经的异同点。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迷走神经及主要分支损伤后的主要表现。舌下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内脏神经的区分(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和分布概况。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内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分布。副交感神经节的名称及位置。内脏感觉神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牵涉性痛的概念。眼球、心脏、植物性神经支配。各主要内脏神经丛(植物性神经丛)的部位和分布。

2、理解肩胛背神经、肩押上神经、肩胛下神经、臂内、外侧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的分布概况。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生殖股神经的行径及分布概况。臀上、下神经、股后皮神经的位置和分布。阴部和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和分布区。嗅神经的功能性质与分布区。咀嚼肌神经分布。三叉神经损伤的主要表现。面神经损伤后主要临床表现。交感神经周围部的组成,了解白交通支、灰交通支的概念。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的行径。胸交感神经节的位置及分布概况。腰神经节的位置及分布。

3、掌握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分和分支。脊神经前支   颈丛的组成、位置,浅支的名称,穿出部位及分布概况。膈神经的组成、行径和分布。臂丛   臂丛的组成和位置,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的发起、行径主要分支发起部位和分布。胸神经前支   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行径、分布概况和皮支分布的节段性。腰丛   腰丛的组成和位置,股神经、闭孔神经的组成、行径、主要分支和分布情况。骶丛 骶丛的组成和位置。坐骨神经的行径,胫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皮支、肌支)的分布。腓总神经行径、位置、腓浅、腓深神经的皮支分布区及所支配的肌群。脑神经 脑神经的名称、顺序、性质、连接脑的部位,进颅的部位。视神经功能性质和行径。动眼神经的起始核团纤维成份、行径,支配眼球外肌的情况及副交感纤维的分布与功能。滑车神经起始核。其行径、分布。三叉神经的起止核,纤维成份,三叉神经节位置、性质,三叉神经三大分支分布。眼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泪腺神经、额神经、鼻睫神经)分布概况。上颌神经主干及主要分支(眶下神经,上牙槽神经)的行径及其分布概况。下颌神经及主要分支(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的行径及分布概况。展神经的起始核、行径和分布。面神经的起止核、纤维成份、行径、主要分支(鼓索、岩大神经、表情肌支)的分布概况。前庭蜗神经组成,其行径和功能性质。舌咽神经起止核、纤维成份。主要分支(鼓室神经、颈动脉窦支、舌支)的分布概况。迷走神经的起止核、纤维成份、主干行径。喉上神经位置、行径、分支及分支。左、右喉返神经的行径与分布。胃前支、胃后支、腹腔支的行径及分布。副神经组成、主干行径及分布概况。舌下神经的行径及分布概况。内脏运动神经,节前神经元、节后神经元的概念,节前纤维、节后纤维的概念。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交感干的位置、组成。主要的椎前节(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颈下神经节组成、位置及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内脏大、小神经组成及联系、分布概况。腰内脏神经的组成及其联系和分布。颈部、胸部、腰部、盆部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分布概况。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交换神经元的部位——睫状神经节和节后纤维的分布、功能。迷走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与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骶部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盆内脏神经的分布概况。内脏运动神经对内脏器官的双重支配概念以及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

考核内容:

中枢神经系统的构成、分部。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考核要求:

1、了解前角α、β细胞的概念。白质中纤维束的分类。后根进入带位置、纤维组成及与灰质板层的关节。脊髓的牵张反射、屈曲反射。脑干各代表性横切面的形态结构。小脑的功能。间脑各部在位置上的分界。背侧丘脑核团的分类。端脑皮质的分类。各类大脑皮质的分层、分区概况。边缘系统的组成和联系情况。优势半球的概念。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化学通路情况(胆碱能通路、胺能通路、氨基酸能通路、肽能通路)。其它硬脑膜窦的位置及交通。脑的血液循环特点。神经——体液回路概念。脑屏障的概念、组成。

2、理解顶盖脊髓束、内侧纵束。灰质主要核团(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中间外侧核、中间内侧核、胸核、骶副交感核)与灰质各层的对应关系。第四脑室和脉络丛。脑干内的非脑神经核(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脑桥核、下丘、上丘、顶盖前区、红核、黑质)的位置。小脑的纤维联系。底丘脑的概况。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嗅区、味觉区、平衡觉区在大脑皮质的位置。大脑半球的髓质概况(连合系——胼胝体、前连合、穹窿、穹窿连合、联络系和投射系)。听觉传导通路;平衡觉传导通路和内脏感觉传导通路和嗅觉传导通路。锥体外系的组成、纤维联系、概况和功能。脑蛛网膜、蛛网膜下池、蛛网膜颗粒、软脑膜和脉络丛。脑的深静脉的回流情况。脊髓动脉的来源分布特点,以及脊髓静脉的回流情况。

3、掌握脊髓的位置、外部形态、上下端水平和分节,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灰、白质配布的形式及各部名称。灰质细胞构筑的分层。脊髓主要的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红核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脑的位置、分部。脑干的组成。延脑、脑桥、中脑的分界及外部形态(包括菱形窝)。脑干内的脑神经核的位置、功能。脑干内重要上行纤维束(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和脊髓丘系、三叉丘系)的起止、行径。脑干内重要的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的位置。掌握小脑的位置与分部(蚓部与两侧小脑半球);小脑中央核的组成。小脑的分叶、分区;小脑扁桃体、小脑三对脚。间脑的位置、分部和第三脑室位、联通。背丘脑核团的划分。特异性核团的纤维联系和功能。后丘脑、上丘脑的组成。下丘脑的主要核团和主要纤维联系和功能。大脑半球的分叶,外部形态;各叶的主要沟回。侧脑室的位置、分部、联通。基底核的组成、位置;纹状体的组成。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的位置;形态特点和功能定位。特有的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内囊的位置、构成、分部和各部主要投射纤维束的排列关系。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及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以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触觉和头面部痛、温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及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以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视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瞳孔对光反射路径。最后公路的概念。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锥体系组成、行径、交叉及对各运动核的支配情况。脊髓被膜的形态特征和齿状韧带,蛛网膜下隙和硬膜外隙与麻醉的关系。硬脑膜的组成特点,形成结构(大脑镰、小脑幕、鞍隔、硬脑膜窦)。海绵窦的位置、内容物及交通。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行径及主要分支(包括皮质支、中央支)的分布。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及机能意义。

第六篇   内分泌系统

考核内容:

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的形态和位置。

考核要求:

1、了解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形态和位置。

2、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的形态和位置。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24年普通专升本

工程测量》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工程测量

二、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无选择题,无判断题,其他题型不限

五、考试的基本要求

主要综合考核考生对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相关仪器工具等的认识与使用、测量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地形图和有关资料的基本应用等方面的了解、掌握、应用情况。

、考试范围

1基础知识: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面点位的确定;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的基本工作、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2水准仪及其使用水准测量的原理;DS3型微倾式水准仪的使用;水准测量的基本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校核方法及闭合差的调整;水准测量的误差及消减方法。

3经纬仪及其使用水平角测量原理;DJ6型光学经纬仪的使用;水平角测量;竖直角测量;视距测量;经纬仪的测量误差及其消减方法

4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距离丈量;直线定向

5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观测误差来源、分类、特性;衡量精度的标准;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6小地区控制测量国家控制网、小地区控制网;导线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7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经纬仪测绘法测图

8地形图的应用图上确定点的平面坐标、图上确定点的高程、图上量测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直线坡度;地形图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面积的测算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24年普通专升本

《计算机语言C》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计算机语言C

二、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无选择题,无判断题,其他题型不限。

五、考试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程序和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C程序的基本构成、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算法的的概念和表示;程序设计的基本控制结构、结构化程序的基本方法;掌握数组和指针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为以后学习计算机后续课程、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知识打下基础。

六、考核知识及要求

(1
C语言源程序的组成和结构

考试内容:

C源程序的结构特点;C语言的字符集、系统关键字;C程序开发的基本步骤及各步骤中形成的文件。

考试要求:

掌握C程序的基本结构;熟悉C语言的语句、系统关键字和字符集;掌握C语言源程序文件、目标文件、可执行程序的扩展名。

(2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考试内容:

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整型、实型、字符型,常用数据类型的关键字;常量和变量;整型、实型、字符型常量和变量的表示方法;变量赋初值;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表达式、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混合运算。

考试要求:

要求熟练掌握基本数据类型的常量书写格式,变量定义及赋值,能够正确书写C语言的各种表达式,了解算符的优先级,熟悉算术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赋值运算等运算规则并能正确运算;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混合运算,能够分析运算结果和结果的数据类型。

(3
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考试内容:

putchar 函数(字符输出函数)和getchar函数(字符输入函数)、printf函数(格式输出函数)和scanf函数(格式输入函数)、gets()(字符串输入函数)和puts()函数(字符串输出函数)

考试要求:

要求熟悉以上输入输出类型函数的功能,能熟练进行函数调用,正确给出函数的参数部分。

(4
结构化程序设计——三种控制结构

考试内容:

条件表达式构造;选择结构语句(if语句、switch语句);循环结构语句(while 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循环中断语句(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

考试要求:

知道哪三种控制结构,熟练掌握三种控制结构的语法结构,熟悉其功能及执行流程,能进行不同结构的语句流程分析;针对常见问题,能综合运用控制结构的语句编写程序。

(5
数组

考试内容:

一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数据输入和输出;二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字符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字符串处理函数如:strlen()、strcmp()、strcpy()等的功能。

考试要求:

重点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元素引用;熟悉二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在程序设计中熟练运用数组进行批量数据存放和处理;掌握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及字符串处理函数的调用。

(6
函数

考试内容:

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函数的返回值;函数的调用;数组作为函数参数;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多模块程序的阅读分析及程序编写。

考试要求:

熟练掌握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熟练掌握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熟练掌握函数的返回值语句写法;熟练编写自定义函数并能正确调用函数;能进行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自定义函数编写或程序分析。

(7
指针

考试内容:

地址、指针、指针变量的基本概念;数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字符串指针变量。

考试要求:

熟悉指针的概念以及指针变量的基本定义和用法,能运用指针编写函数及程序。

(8
结构体

考试内容:

结构类型的定义;结构类型变量的说明;结构变量成员的表示方法;结构变量的赋值、结构变量的初始化;结构数组的定义;结构指针变量的说明和使用;结构体应用编程。

考试要求:

能结合具体应用定义合适的结构类型,能根据结构类型定义变量和数组,掌握对结构变量的成员引用方法,能运用结构体类型编写应用程序。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24年普通专升本

《电路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电路原理

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三、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无选择题,无判断题,其他题型不限。

五、考试的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能够分析电路问题,为解决工程实际和进一步研究电类问题准备理论基础,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电气知识打下基础。

六、考核知识及要求:

(一)电路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

电路模型的概念、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的特性、基尔霍夫定律。

考试要求:

掌握电路模型的概念;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和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掌握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电功率和电能量的计算;掌握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的特性;掌握并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能用KCL、KVL分析电路。

(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考试内容:

电路等效的概念、串并联及混联电阻电路的计算、两种电路模型及其等效互换。考试要求:

掌握电路等效的概念;掌握电路串、并联的计算,掌握混联电阻电路的计算;能用等效变换分析电路;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及其等效互换。  

(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考试内容:

各种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如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

考试要求:

    掌握支路电流法;掌握回路电流法,能用回路电流法分析电路;掌握节点电压法,能用节点电压法分析电路。    

(四)电路定理

考试内容:

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及其应用、最大功率传输的概念。

考试要求:

掌握叠加定理;掌握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及其应用,能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掌握最大功率传输的概念和应用。

运算放大器

考试内容:

理想运算放大器、反相放大器、同相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的级联分析、运算放大器主要的非理想特性。

考试要求:

掌握理想放大器的概念;掌握含理想放大器的电路的应用。

(六)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考试内容:

一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概念及初始值的计算、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及计算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考试要求:

掌握一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掌握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概念并能计算初始值;掌握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定义和计算;能用三要素法分析直流激励一阶电路。

(七)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考试内容:

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及其初始条件、RLC并联电路零输入响应、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二阶电路全响应。

考试要求:

掌握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全响应的定义和计算。

(八)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考试内容: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路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及应用、阻抗和导纳概念及其等效互换、电路的相量模型和相量图、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电路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功率因数的定义和计算、功率传输中的匹配。

考试要求:

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掌握电路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掌握阻抗、导纳及其等效互换;能用相量法分析计算正弦稳态电路;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功率因数的定义和计算;掌握功率传输中的匹配。

(九)耦合与谐振电路

考试内容:

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同名端的概念、理想变压器的特性和作用、串联谐振电路和简单并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性。

考试要求:

掌握串联谐振电路和简单并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性;掌握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和同名端的概念;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关系和阻抗变换作用。

(十)三相电路

考试内容: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对称三相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计算、对称三相电路中功率的计算

考试要求:

掌握三相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计算。

(十一)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考试内容:

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和信号频谱、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和平均功率

考试要求:

掌握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和信号频谱的方法;掌握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平均功率的概念;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十二)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考试内容: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法、电路定律及电路元件的运算形式、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

考试要求:

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掌握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法;掌握电路定律及电路元件的运算形式;能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

(十三)二端口网络

考试内容:

二端口网络及其Z、Y、T、H参数方程的建立和参数计算、二端口网络的转移函数、二端口的等效电路。

考试要求:

理解二端口网络及其Z、Y、T、H四套参数和方程;掌握Z、Y、T、H参数的计算。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24年普通专升本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方式及时间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90分钟

二、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1、试卷总分数:100分

2、考试题型:无选择题,无判断题,其他题型不限。

三、课程性质及考试目的

《机械设计》课程是机械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在机械类专业培养计划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机械设计的一般基本理论、通用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常见通用零部件的具体设计准则、设计步骤和结构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运用以上知识对较为复杂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考试内容

机器的特征,组成机器的基本要素、零件、部件概念。

(二)考试要求

1、了解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理解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第二章 机械设计总论

(一)考试内容

本章论述的是机械设计与机械零件设计中的一些共同性问题,以后学习深化。

(二)考试要求

1、了解机器的组成、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机械零件的材料及其选用;

2、理解对机器的主要要求、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3、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设计机械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一)考试内容

疲劳曲线的特点、方程及其应用。

材料试件和机械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的特点及绘制。

单向稳定变应力时机械零件在三种应力变化规律下的疲劳强度计算。

(二)考试要求

1、了解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

2、理解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3、理解材料的疲劳特性、稳定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一)考试内容

①摩擦、磨损和润滑的一般概念;

②润滑剂的主要质量指标;

(二)考试要求

1、了解摩擦;

2、理解磨损、润滑剂和润滑方法、流体润滑原理简介;

第五章、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一)考试内容

①螺纹的类型、主要几何参数。

②螺纹联接的各种基本类型的结构和适用场合、预紧、防松的目的和方法。

③各种简单受力状态下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

④承受载荷下松螺栓、紧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⑤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二)考试要求

1、了解螺纹、螺旋传动;

2、理解螺纹联接的类型和标准联接件、螺纹联接的预紧、螺纹联接的防松、螺纹联接件的材料及许用应力、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3、掌握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螺栓组联接的设计;

第六章、键、花键、无键联接和销联接

(一)考试内容

①键联接的类型、特点及其选用

②平键联接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校核计算;

③平键联接的结构设计及合理布置;

(二)考试要求

1、了解花键联接、无键联接、销联接;  

2、掌握键联接;

第八章、带传动

(一)考试内容

①带传动的类型及应用场合;

②根据带传动的功率P、V求Fe、F1、F2、及F。;

③影响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Fec的因素和欧拉公式的应用;

④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的机理;

⑤带传动的设计准则、应力分析;

⑥影响带传动能力的因素;V带型号的选择依据;

⑦带传动的张紧方法。

(二)考试要求

1、了解概述、V带轮设计、V带传动张紧装置;

2、理解带传动设计计算;

3、掌握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第九章、链传动

(一)考试内容

①链传动的特点(与带传动比较);

②滚子链的组成;

③影响链传动运动不均匀性的因素或链传动中产生动载荷的主要原因;

④链传动的失效形式、主要参数的确定以及它们对传动功率的影响;

(二)考试要求

1、了解特点及应用、传动链的结构特点、滚子链链轮的结构和材料、链传动的受力分析;

2、理解链传动的设计计算、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及润滑;

3、掌握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第十章、齿轮传动

(一)考试内容

①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防止失效应采取的措施及设计准则;

②齿轮的计算载荷及其影响因素;

⑧轮齿的受力分析(结合蜗杆传动受力分析,注意组合传动的受力分析);

④齿形系数和应力校正系数与齿轮齿数的关系及其对齿轮承载能力的影响;

⑤强度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意义及强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⑥设计参数对齿轮传动的影响;

⑦齿轮的结构和润滑的基本概念

(二)考试要求

1、了解概述、齿轮的材料及选择原则、变位齿轮传动强度计算概述、齿轮的结构设计、齿轮传动的润滑;

2、理解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齿轮传动的设计参数、许用应力与精度选择、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标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3、掌握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标准直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原则;

第十一章、蜗杆传动

(一)考试内容

①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②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蜗杆和蜗轮转动方向的确定;

③蜗杆传动的材料、效率、设计准则、热平衡及润滑;

(二)考试要求

1、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普通圆柱蜗杆和蜗轮的结构设计、圆弧圆柱蜗杆简介;

2、理解普通圆柱蜗杆传动承载能力计算、效率、润滑及热平衡计算;

3、掌握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参数计算方法;

第十二章、滑动轴承

(一)考试内容

①滑动轴承的一般结构与常用材料;

②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的比较、选用;

⑧非液体润滑轴承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设计方法;

④一维雷诺方程的物理意义;

⑤形成流体动压润滑的基本条件及模型实例判断;

(二)考试要求

1、了解径向滑动轴承主要结构型式、轴瓦结构、滑动轴承润滑剂的选用、

2、理解概述、滑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及常用材料;

第十三章、滚动轴承

(一)考试内容

①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

②滚动轴承工作时各元件的应力及主要失效形式;

③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额定寿命Lh、极限转速nlim、基本额定动载荷C(Cr)、当量动载荷P(Pr)

④深沟球轴承与向心推力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受力分析及设计计算

⑤滚动轴承装置的结构设计(常与轴、键联接作为轴系结构设计综合考查)。

(二)考试要求

1、了解概述;

2、理解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滚动轴承的工作情况分析、滚动轴承装置的组合设计;

3、掌握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及其代号、滚动轴承的尺寸选择及设计;

4、掌握滚动轴承寿命的计算及相关内容。

第十四章、联轴器和离合器

(一)考试内容

①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主要作用,联轴器与离合器的区别;

②常用联轴器的特点及选用;

③刚性凸缘联轴器传动能力的计算;

④联轴器在轴上的安装、定位的结构设计(结合轴系结构设计)

(二)考试要求

1、了解联轴器的种类和特性、联轴器的选择、离合器、安全联轴器和安全离合器、特殊功用及特殊结构的联轴器和离合器;

第十五章、轴

(一)考试内容

①轴的类型(心轴、传动轴、转轴)及其应力分析;

②轴的三种强度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③提高轴的强度(及刚度)的常用措施;

④轴系结构设计(综合轴、轴承、传动件、键联接以及润滑、密封等)。

(二)考试要求

1、理解概述、轴的计算;

2、掌握轴的结构设计,能对轴的设计进行改错。


分享到:
光谷校区:陈老师 15171485016            江夏校区:龚老师 15827087596          汉阳校区:王老师 18971032335          武昌校区:杜老师15107102990
仙桃校区:陈老师13545197500             襄阳校区:董老师15872343409           宜昌校区:曹老师15571717201           咸宁校区:但老师15972050194            
荆州校区:鲁老师13476133162             孝感校区:陈老师15572885602           十堰校区:陈老师15172406233           黄石校区:王老师15171476778